2025年8月25日至9月5日,学院2022级环境工程、环境科学、资源环境科学三个专业分别赴四川能投、中国科学院哀牢山生态站、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等实践基地,以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坚韧的实践精神,顺利完成全部实习任务,并安全返回校园。
一、四川能投:在生产实践基地提升工程能力
环境工程专业同学分为多个小组,在四川能投服务人才有限公司实践基地指导教师与企业工程师带领下,对工业装置区、环保处理设施等进行实地调研实习(图1)。同学们克服天气变化与体力挑战,详细记录数据并参与技术讨论。学院领导随实习组全程督导,强调“实践是工程能力的试金石,要将课堂所学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本领”。

图1 四川能投实习:听取企业工程师现场讲解
二、贵州胜威:在工业一线筑牢安全实践防线
资源环境科学专业同学在贵州胜威福全化工有限公司重点学习污染物处理与资源循环技术(图2)。学院领导亲赴实习现场,检查安全预案落实情况,并强调“安全是实践的第一准则,要严格遵守企业安全规范,将理论知识与工业实践深度融合”。

图2贵州胜威实习:学院领导检查安全
三、哀牢山生态站:在“理论—实践—研讨”中淬炼科研素养
环境科学专业同学在中国科学院哀牢山生态站以“理论—实践—研讨”三维联动模式展开:室内授课阶段,生态站专家系统讲授台站功能、监测方法及安全规范(图3);户外实践环节,同学们身着防护服、头戴安全帽,在密林中布设红外相机、采集土壤剖面样本、观测植物水势(图4),分组开展气象观测每日3次,积累了水分、土壤、气象等环境要素的第一手数据。实习结束,各小组围绕“水源涵养与昆虫行为”“森林群落生物多样性”等课题完成答辩(图5),展现了将实地现象转化为科学问题的初步能力。

图3 室内授课:生态站专家讲授监测理论与安全规范

图4 户外实践:布设红外相机、采集土壤样本

图5 学生汇报:各小组完成课题答辩
四、实习圆满收官:安全与成长的双重收获
在本次实习组织过程中,学院严格执行安全管理预案,通过“行前安全培训—过程督导检查—应急响应机制”全链条保障,确保全体师生安全返校,是学院“科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又一次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