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12 - 13日,第九届水处理与循环利用学术会议在昆明圆满举办。本次会议由清华苏州环境创新研究院、昆明理工大学、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水处理与回用专业委员会、区域环境安全全国重点实验室共同主办。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作为核心承办单位,凭借深厚的学科优势,精心组建专业团队,全方位统筹协调会议筹备工作。从学术资源的深度整合到创新服务模式的巧妙构建,学院为这场汇聚千余人的行业盛会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成为会议成功举办的重要力量。

会议紧扣“水循环利用与人水和谐共生”主题,精心设置25个分会场,同时举办学科发展报告、研究方法论道、科技写作沙龙等12项特色活动,搭建起一个集前沿科学、关键技术、工程实践与政策管理于一体的立体化交流平台。开幕式上,学校党委书记唐家华向参会嘉宾致欢迎辞,在介绍学校整体发展近况及学科建设成果后表示,学校将全力办好此次高水平学术盛宴,期待以深入交流互鉴为契机,推动环境学科建设水平迈上新台阶。随后,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潘学军将会旗郑重移交山东师范大学王成新教授,这一标志性举动宣告第十届会议正式进入济南筹备阶段。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祖信、马军、侯立安分别围绕湖泊截污治污、绿色低碳水系统构建、膜法水处理技术等重要议题作大会特邀报告,与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环保企业和管理部门的专家学者展开深入交流与探讨。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黄斌教授在大会学科发展报告环节,作了题为《高原湖泊新污染物生态风险与治理技术研究》的报告。

会议期间,“学术成长之路初探 - CESEES圆桌会”“优秀研究生论坛”等特色环节为青年学者铺就了学术成长的阶梯;“优秀工程师与优秀厂长沙龙”则成为产学研紧密对接的重要桥梁,为行业的协同发展注入新动力。



本次会议的圆满成功,充分彰显了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卓越的系统性学术服务能力。学院创新采用“学科 + 产业”双轮驱动模式,不仅全面承担起会议全流程的统筹工作,更在学术资源对接、国际专家联络、会务数字化管理等多个方面展现出极高的专业水准。学院组建的120余人志愿者团队中,环境学院师生占比高达75%,他们通过智慧会务系统和国际嘉宾接待等创新服务,生动展现了新时代环境学科人才培养的丰硕成果,为会议的成功举办增添了亮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