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助力学院研究生规避科研误区、提升学术研究效率,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于2025年11月15日在环工楼成功举办学术科技节系列讲座第二期——“博士自救指南:课题、项目、文献与工具的避坑地图”。本次讲座由学院博士党支部与团委研究生会联合策划组织,特邀2023级环境科学学术博士(硕博连读)、云南省新污染物防治重点实验室成员王长凯担任主讲,吸引了从科研起步到深度推进各阶段的众多同学积极参与。

图 1
讲座中,王长凯博士围绕科研全流程,结合自身研究经历,系统分享了实用“避坑方案”。他聚焦生物质资源化利用领域,详解热解气化制合成气、CO2化学链裂解转化等内容,以反应路径图示直观呈现核心技术原理。针对科研痛点,他给出精准技巧:文献阅读采用“选择性精读+关键信息提取”模式,推荐适配工具并明确AI应用边界;结合个人“翻车史”剖析课题问题,提供时间协调策略,同时对比读博与就业路径,为学子规划提供参考。研究实践环节,他通过实验数据展示载氧体材料制备、工艺集成调控思路,清晰呈现“理论计算+精密表征+实验验证”科研闭环,为规范研究提供范式参考。

图2
本次讲座延续 “党建引领科研”的工作理念,将党建引领与学术传承紧密结合。王长凯博士的经验分享,有效帮助了学子规避科研误区、明晰发展方向,更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深耕环境科学与工程领域、聚焦国家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发展需求的科研热情,为学院营造互助共进、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注入了强劲动力。
供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宣传部陈璟琛
改稿: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宣传部赖钰婷
时间:2025年11月15日